《起源》-帆書解讀


內容簡介

人類的終極追問中,起源總是一個避不開的問題。

世界上有100多個起源故事,幾乎所有的人類文化和宗教傳統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聖經·創世記》上說萬事萬物是上帝創造的,中國的傳世神話說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古希臘神話中原始宇宙起始於大地女神蓋亞等最早的神靈,印度神話裡說眾生之父梵天創造了宇宙萬物,古埃及的起源故事開始於原始海洋神努恩,等等。

這些起源故事有一個共同目的,就是為當時的人們尋找一種對世界的整體性的解釋。

與古代不同的是,今天的人們不再求助於傳世神話,對世界提出整體性的解釋,是科學家們在做的事,哥白尼、伽利略、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等都為我們認知世界做出了顛覆性的貢獻,但是我們至今沒有一個基於現代科學的、長時段的、完整的現代版起源故事。

《起源:萬物大史》就是在這個全球化時代,在人類累積的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歷史學等等的集體知識的基礎上,為全球70億人,重新編織現代的科學起源故事。

《起源:萬物大史》回歸哲學-科學的傳統,融通各學科的新知識,講述從宇宙大爆炸到地球形成、從生命起源到人類未來的138億年的萬物歷史,不僅濃縮呈現了近百年來現代科學的成果,也開創性地提出宇宙開端、恆星誕生、恆星死亡生成新元素、太陽系形成、地球出現生命、智人問世、農耕時代、人類世來臨等8個關鍵節點,以及「集體知識」「金鳳花條件」「複雜性理論」「能量」「資訊」「時間」等6個重要概念,更有人類歷史是由集體知識推動的、宇宙的故事就是關於能量的故事、訊息讓我們面對複雜性並順應能量的洪流跨越下一個節點等諸多創見。

追問起源大問題的永遠是少數智者,但《起源:萬物大歷史》是寫給大多數人看的,本書為全世界的讀者編織了一個共同的宇宙演化而來的科學故事,雖然簡潔,但對我們「人類中心主義」的世界觀帶來挑戰。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Protagoras)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我們奉為圭臬,但本書會讓我們刷新認知,這句話應該改為:「萬物是理解人類的尺度」。

————-

見識叢書(見識城邦出品):

01《時間地圖:大歷史, 130億年前至今》[美]大衛克里斯蒂安

02《太陽底下的新鮮事:20世紀人與環境的全球互動》[美]約翰R.麥克尼爾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4《資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5《帝國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6《極端的年代:1914— 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7《守夜人的鐘聲:我們時代的危機與出路》[美]麗貝卡‧D.科斯塔

08《1913,一戰前的世界》[英]查爾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類五千年文明的傳承與交流》[法]費爾南·布羅代爾

10《基因傳:眾生之源》(平裝+精裝)[美]悉達多·穆克吉

11《一萬年的爆發:文明如何加速人類進化》[美]格雷戈里·柯克倫[美]亨利·哈本丁

12《審問歐洲:二戰時期的合作、抵抗與報復》[美]伊斯特萬·迪克

13《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後的生物影響與文化衝擊》[美]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

14《從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裝+精裝)[美]雅克·巴爾贊

15《瘟疫與人》[美]威廉·麥克尼爾

16《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美]威廉·麥克尼爾

17《奧斯曼帝國的終結:戰爭、革命以及現代中東的誕生,1908—1923》[美]西恩‧麥克米金

18《科學的誕生:科學革命新史》(平裝+精裝)[美]戴維‧伍頓

19《內戰:觀念中的歷史》 [美]大衛·阿米蒂奇

20《第五次開始》 [美]羅伯特·L.凱利

21《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精裝+平裝) [以色列] 尤瓦爾·赫拉利

22《黑暗大陸:20世紀的歐洲》[英]馬克·馬佐爾

23《現實主義者的烏托邦:如何開創一個理想世界》[荷]羅傑·布雷格曼

24《民粹主義大爆炸:經濟大衰退如何改變美國和歐洲政治》 [美]約翰朱迪絲

25《自私的基因(40週年紀念版)》(平裝+精裝) [英]理查道金斯

26《權力與文化:日美戰爭1941—1945》 [美]入江昭

27《猶太文明:比較視野下的猶太歷史》 [美] SN艾森斯塔特

28《科技壟斷:文化向科技投降》 [美]尼爾波茲曼

29《從丹藥到槍砲:世界史上的中國軍事格局》 [美]歐陽泰

30《起源:萬物大歷史》 [美]大衛克里斯蒂安

31《為什麼不平等至關重要》 [美]托馬斯·斯坎倫

32《認知工具:文化進化心理學》 [美]塞西莉亞·海斯

33《簡明大歷史》 [美]大衛·克里斯蒂安[美]威廉·麥克尼爾主編

34《專家之死:反智主義的盛行及其影響》 [美]托馬斯·M.尼克爾斯

35《大歷史與人類的未來》 [荷]佛瑞德‧史皮爾

36《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史蒂芬‧平克

37《歷史性的製式》[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8《希羅多德的鏡子》[法]法蘭索瓦·阿赫托戈

39《出發去希臘》[法]法蘭索瓦·阿赫托戈

40《燈塔工的休息室》[法]法蘭索瓦·阿赫托戈

…後續新品,請關注…

————————–

【編輯推薦】

追問起源,就是追問存在的意義。融合科學與歷史,講述宇宙大爆炸至今的起源故事。比爾蓋茲推薦:終身學習者一定會喜歡這部萬物大歷史

1.一部不以人類為中心的歷史是如何講述的

大部分人談到歷史的時候,關注的是國家的興衰、王朝的更替,視野之內也多是圍繞著人類講述的歷史。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特拉的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影響至今。我們習慣了人類中心主義,卻長久地忽略了人類史之外更長時段、更息息相關的宇宙、地球、生命的大歷史。

近100年的科學成果,讓我們更能追溯、書寫更久遠的萬物起源故事。 《起源:萬物大歷史》打破人類中心論,從138億年前宇宙誕生講起,涵括萬事萬物。宇宙大爆炸、恆星開始閃耀、恆星瀕死後新元素的產生、太陽及太陽系的形成、地球上出現生命、微生物和大型生物、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等等一一呈現,從138億年前「砰」的一聲大爆炸開啟到6500萬年前又「砰」的一聲小行星撞擊地球,作者用了全書1/2的篇幅精彩演繹萬物的來龍去脈,這是非常罕見的。大衛克里斯蒂安融通科學與人文,匯集數十門科學、藝術和人文學科的無數見解,用無邊界的融通知識,編織了一幅貫通宇宙萬物的演化全圖。

2.把所有新知識融合到一本書裡,給我們一個關於世界的整體性的解釋有多重要

我們從我們祖先那裡繼承了對統一的、包羅萬象的知識的強烈渴望。近100年來的科技進步,讓我們對宇宙圖景的探究和描繪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到1964年阿波羅8號飛船拍出的第一張月球照片,到基因的發現,再到登陸月球、發現重力波等等,科學大大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身的認知。

科學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答案。 《起源:萬物大歷史》是在這個全球化時代,在人類累積的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歷史學等等的集體知識的基礎上,為全球70億人,重新編織一個基於現代科學的、長時段的、完整的現代版起源故事。這是第一個涵括全球萬事萬物的起源故事,它融通各學科的最新知識,為全球化時代的我們提供智慧的指引。

3.大歷史究竟是個什麼歷史

大歷史是關於你和我從何而來的故事,是關於我們周圍的一切如何形成至今的故事。比爾蓋茲說:「大歷史可以為我們理解自宇宙大爆炸至今的一切歷史提供框架。通常,在學校裡,科學和歷史是分開教授的——有專門的物理課,也有專門的講述文明起源的課程——但是大歷史打破了這一界限。歷史的框架中。史》《時間地圖》作者大衛克里斯蒂安新作。立足現代科學講述大歷史,達到知識大融通,沒有人比大衛克里斯蒂安講得更好。如今比爾蓋茲與大衛克里斯蒂安共建的「大歷史計畫」課程已輻射全球數千所大學和中學,涵蓋歐美、澳洲,以及香港、北京和上海等中國國際學校,讓大學和中學教育發生著嶄新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譯者孫岳教授為國際大歷史協會理事、首都師大外國語學院教授,多年來致力於大歷史研究,是翻譯本書的不二人選,譯文優美,清晰、準確,流暢可讀。

4.這本書的精彩觀點

○宇宙的本源是能量。物質由能量構成,它催生萬物,催生原子、質子、中子,催生恆星和地球,並創造生命。人類的實踐本質上就是獲取能量並利用它來改變周圍的環境,進而改變人類的演化。它支撐科技,發動戰爭,也催生文明。現今的化石燃料革命面臨新的創新,能量的進步已然成為科技發展的主旋律。

○能量引發變革,訊息指引變革的方向。宇宙中的一切變化都是訊息,它是宇宙、自然和生命構成及演變的奧秘。資訊與能量一起在人類歷次重大的文明進步中扮演主角。資訊可以代代相傳,使知識量激增。人類會創造和分享越來越多的信息,並利用資訊以求更大更多的能流和資源。到了現代,新資訊使人類擁有強大的科技能力,讓我們有能力利用化石燃料,將世界連結成一體。

○人類史始於集體知識,它讓人類與眾不同。人類能夠集體學習,讓知識在一代人內部或幾代之間都可以傳播和分享。這是人類的特質,是一種全新的、更快速的「適應」環境的方法。當其他物種透過緩慢、耐心、共享基因來適應時,我們會透過共享思想來適應。集體知識就是人類所共有共享的全部知識,是我們智慧的基礎。集體知識是我們作為一個物種創造的源泉,也是我們獨自擁有歷史的原因。今天人類的集體知識已經達到一個巔峰。

○複雜性理論:現代起源故事的核心觀念,對我們人類而言至關重要。每當宇宙間出現新的現象、新的特徵甚至新的物種之時,也意味著複雜性的不斷提升,它是萬物進化的一大奧秘。本書中的起源故事便圍繞著伴隨複雜性不斷提升的八個節點。

○金鳳花條件:是一種很罕見的特殊前提和環境,「恰好」(剛好)容許某種新式複雜性出現。弄清楚複雜事物究竟如何湧現,以及湧現需要什麼樣的金鳳花條件,對理解人類和世界的本質可謂意義非凡。

○時間:關於時間尺度,大歷史有一個絕妙的比喻,讓我們重新認識時間:如果把130億年比喻成13年,那麼宇宙大爆炸就發生在13年前,最早的恆星和銀河係出現在大約12年以前,太陽和太陽系的出現在4.5年以前,最早的生命有機體出現在4年前,恐龍大約在3個星期前滅絕,最早的智人在非洲進化大約在50分鐘以前,最早的農業繁榮大約在5分鐘以前,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城市出現在大約3分鐘以前,主導世界的現代工業革命發生在大約6秒鐘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大約2秒鐘以前,人口到達70億,第二次世界大戰,首次使用原子武器,人類登月,電子革命發生,網路普及,等等,都只不過是最後1秒鐘的事。

5.他們在推薦-

比爾蓋茲是大衛克里斯蒂安的粉絲,更是「大歷史計畫」的全力支持者,他第一時間閱讀本書,多次在gatenotes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大力推薦,並親自為中文版撰寫序言《終身學習者一定會喜歡這部萬物大歷史》。

本書獲評2018年Goodreads最受讀者歡迎「歷史類」榜單第1名,全球30多個國家相繼出版,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全球傑出教育家肯·羅賓遜爵士、《七堂極簡物理課》作者卡洛·羅韋利、世界歷史協會主席梅里·威斯納、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前所長劉鈍教授、清華大學科技史系吳國盛教授、北大哲學系劉華傑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江曉原、社科院考古所許宏研究員、FT中文網專欄作家及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徐瑾等紛紛推薦。

————————–

【名人推薦】

我一直是大衛克里斯蒂安的粉絲。懂得了人類從哪裡來,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我們下一步要去哪裡。 《起源:萬物大歷史》用最新的知識為你講述萬物的由來,讓你對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處境有更深刻的領悟。

——微軟創辦人、蓋茲基金會主席比爾蓋茲(Bill Gates)

《起源:萬物大歷史》是目前我們對宇宙、太陽系、海洋、山脈和礦物、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誕生和發展,以及人類文化和成就的非凡結晶。它匯集了數十門科學、藝術和人文學科的無數見解,每一頁都有引人入勝的想法,每一頁都充滿了驚悚小說的能量。在當今時代,人類作為一個整體,更清晰、更全面地理解我們在地球上的位置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這樣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問世,可謂恰逢其時。

——全球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肯·羅賓遜爵士(Sir Ken Robinson)

大衛·克里斯蒂安找到了一種令人驚嘆的方式,利用歷史來整理我們對世界的全部知識。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七堂極簡物理課》作者卡洛·羅韋利(Carlo Rovelli)

《起源:萬物大歷史》這部非凡之作將我們自以為是的人類放在宇宙中的適當位置,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人類的文化和知識,即克里斯蒂安所說的“集體知識”,對於理解當下世界和塑造它的未來至關重要。

——世界歷史學會主席梅里威斯納–漢克斯(Merry Wiesner-Hanks)

大衛·克里斯蒂安教授的這個起源故事講得非常之好,他為我們提供了一門現代科學的短期課程。這是宇宙的簡史,也是一部優秀的大歷史作品。

——《華爾街日報》

這是我所知道的跨學科歷史寫作中的最好的一本,沒有之一。如果你今年只讀一本書,那一定是這本。

——《時代雜誌》主編CNN人氣時評類節目主持人法里德·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

《起源:萬物大歷史》是具有智慧和勇氣的長時段科學。

——《自然》雜誌(Nature)

將宇宙的時間尺度縮小至十億分之一,其肇始距今才13年8個月,生命之花出現在地球也就是3年9個月,而人猿揖別不過發生在兩天半以前。在這短短的時間段裡,這個星球和人類社會都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從碳、氫原子和生命孢子中演繹出語言、思想與智慧,最終化成一出人類從畏懼、征服自然直至開始領悟必須與之共存的多彩大劇,但是他們能夠繼續生活在無憂的伊甸園裡的時間只剩下3秒鐘了。 《起源:萬物大歷史》是當代科學的“創世記”,大歷史的“警世恆言”,孫岳教授的譯文準確流暢,值得推薦給每一位關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讀者。

-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前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劉鈍

《起源:萬物大史》綜合宇宙史、生物史與人類演化史、人類文明史,匯集成一幅宏偉壯麗的天人史詩,開闊了史家的眼界,開闢了科學與人文交匯的新疆域。物質、能量和資訊的眼光也構成了一種獨特的歷史哲學。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吳國盛

從種族主義、民族主義、人類中心論到萬物共生論的序列,是教條弱化、視野拓展、自我解放、人性改良的進程,也是人類世中天人系統可持續生存的必經之路。起源和演化的故事講了又講,克里斯蒂安採用新理念,整合新數據,修訂了舊版本,啟發人們克服狹隘。如果不能走出困局,將來在地外文明者的大歷史敘事中將無關痛癢地忽略人這個自負、好鬥而且貪婪的物種。

——北京大學教授博物學文化倡導者劉華傑

《起源:萬物大歷史》出入於科學與歷史之間,實際上是一種古代文明常用的敘述視角,只是內容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上。

—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江曉原

克里斯蒂安教授延續了他「大歷史」的宏大敘事風格,從宇宙的最初時刻到人類起主導作用的「人類世」的來臨,八大歷史節點娓娓道來,高屋建瓴,讀來令人暢快淋漓。就當下與未來的問題向歷史求解,是人類探索自然與自身奧秘的永恆主題。回觀這段探索的歷史,從神話傳說到區域史,到世界史與全球史,再到窮極人類乃至生物圈起源的“大歷史”,思想認知與文明演進同步。 「大歷史」的發想與探索實踐,何嘗不是始於20世紀中葉以來人類世的重要成果之一?克里斯蒂安教授貫通的史觀史識及其一系列作品,相較於既往碎片化的研究,無疑具有無可取代的里程碑的意義。讀此書,可以讓我們少些自滿和狂傲,有所忌憚有所敬畏,仰望星空而踏實前行……

——中國社科院考古學研究所研究員、二里頭考古隊長許宏

宇宙學是名副其實的大歷史,而大歷史本質上就是起源,《起源》展示了與此有關的系統知識。宇宙是個奇蹟,也是個意外,更是複雜系統不斷出現的結果。向前看,就是為了向後看,談宇宙起源,其實為了理解人類未來。人類的偉大,正是其能從渺小的地方起步,集體學習,不斷進化;我們終將明白,人類不是地球的起點,也不是地球的終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徐瑾

跟比爾蓋茲一樣,我也是大衛克里斯蒂安的「粉絲」。第一時間購得英文版後,我酣暢淋漓、欲罷不能地一週內讀完《起源》。以區區300頁的篇幅,本書完成了講述138億年宇宙史這一近乎不可能的任務。身為大歷史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對世界史的掌握少有人及,本書則進一步展現了他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廣泛閱讀和深入思考。在克里斯蒂安生花的妙筆下,從宇宙起源到人類未來,關乎全球命運的大問題第一次變得如此引人入勝。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International Sociology Reviews主編李鈞鵬

如今,萬事萬物都好像加快了節奏,以至我們會不時感覺正在慢慢逼近某種即將發生的大變故,所以說我們在未來幾十年具體做些什麼在數千年的尺度上將產生重大影響,對人類自身以及整個生物圈都是如此。不管怎麼說,我們現在正操控整個生物圈的命運,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做得很糟。

——本書作者大衛‧克里斯蒂安

Shar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