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下< /h4>
內容簡介
本書的起因,乃是有一位朋友提出一個問題:「我」究竟是誰?這個問題不是一言兩語可以解決的。本書的陳述,從新石器文化開始,結束於帝制皇朝退出歷史。這漫長的時距,不下於一萬年,乃是概括我們這一個複雜文化共同體演變的過程……在這幾千年來,世界第一次走向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審察自己的歸屬和認同,也審察族群歸屬和認同的原則,應是非常嚴肅的課題,庶幾我們不被狹窄而偏激的族群狂傲挾持,迷失了自己往前走的方向。
——許倬雲
「華夏/中國」不是缺乏歷史,而是歷史太多,它不是只有一個歷史,而是擁有好多個彼此交錯的歷史,這個歷史在給現在的歷史學家一個難題。許先生的筆下,是一部大歷史,有「截斷眾流」的大判斷。我相信,許先生無疑深感現實世界的刺激,他擔心的是,在世界文明存在(Being)和變化(Becoming)之大潮中,中國如何自處。
—葛兆光
許倬雲教授以系統論的方法,圍繞著「中國究竟是什麼,我們究竟是誰」這個問題,從新石器時代談起,一直到清朝結束前夜,講述「華夏/中國」這一個複雜的共同體是如何不斷演變的。
本書的結構體例、行文風格,均屬於「大歷史」的範疇,沒有鋪陳細節,也沒有繁瑣的論證,而是選擇每個時代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關鍵點,以及相互間的互動,來勾勒出各個時代的面貌,其中多有令人擊節的真知灼見,也不時流露出作者對中國文化和當代社會的深切關懷。
本書的起因,乃是有一位朋友提出一個問題:「我」究竟是誰?這個問題不是一言兩語可以解決的。本書的陳述,從新石器文化開始,結束於帝制皇朝退出歷史。這漫長的時距,不下於一萬年,乃是概括我們這一個複雜文化共同體演變的過程……在這幾千年來,世界第一次走向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審察自己的歸屬和認同,也審察族群歸屬和認同的原則,應是非常嚴肅的課題,庶幾我們不被狹窄而偏激的族群狂傲挾持,迷失了自己往前走的方向。
——許倬雲
「華夏/中國」不是缺乏歷史,而是歷史太多,它不是只有一個歷史,而是擁有好多個彼此交錯的歷史,這個歷史在給現在的歷史學家一個難題。許先生的筆下,是一部大歷史,有「截斷眾流」的大判斷。我相信,許先生無疑深感現實世界的刺激,他擔心的是,在世界文明存在(Being)和變化(Becoming)之大潮中,中國如何自處。
—葛兆光
許倬雲教授以系統論的方法,圍繞著「中國究竟是什麼,我們究竟是誰」這個問題,從新石器時代談起,一直到清朝結束前夜,講述「華夏/中國」這一個複雜的共同體是如何不斷演變的。
本書的結構體例、行文風格,均屬於「大歷史」的範疇,沒有鋪陳細節,也沒有繁瑣的論證,而是選擇每個時代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關鍵點,以及相互間的互動,來勾勒出各個時代的面貌,其中多有令人擊節的真知灼見,也不時流露出作者對中國文化和當代社會的深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