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 與余英時、黃仁宇、楊聯陞、何炳棣、張光直比肩的海外華裔史學大家中國通史力作< /p>
★ 第三屆「文津圖書獎」得獎作品
★餘英時、姚大力、葛兆光、王子今、許紀霖、白岩鬆一致推播
餘英時:許先生好學深思,遍涉人文—社會諸學科,能將廣博的知識加以融會貫通,而納入一種由深思熟慮得來的分析系統之中,著作宏觀與微觀交互為用、古今一貫、雅俗共賞。
姚大力:用許倬雲先生自己的話來講,政權的遞換並不一定與中國這個複雜共同體的變化週期或節律完全一致。這個週期其實是一個較長的時段,它超越朝代。如果把中國通史按照朝代一個個講下來,那它內在的經濟、文化、社會演變的線索是掐斷的。 《萬古江河》非常好,就在於它是以超越時代的時間幅度來講中國歷史的。
葛兆光: 許先生的筆下,是一個大歷史。 「所謂’大歷史’,不能從單獨的事件著眼,必須從各種現象的交互作用,觀察整體的變化。」大歷史要有大判斷,非博覽碩學之士,不能下大斷語。
王子今:怎樣在真實描繪社會運動的洪峰和大潮時,兼及社會生活的微瀾和細流呢?如何透過一個具體社會事件個案的了解,觀察整體社會風貌,如同透過分析一支試管中的水樣,察知大河的水質呢? 《萬古江河》是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一部論著。要知道河川的位置和流向,可以使用1:10000的地圖,也可以使用1:25000000的地圖。前者便於察知細微,後者便於理解大勢。二者的合理結合,就是《萬古江河》的成功。
許紀霖:許倬雲先生是中國史研究的大家,他的西周史、春秋戰國與漢代的社會史研究獨步天下,但影響更大的是他打通中西、縱觀古今的通史研究。只有學問到了爐火純青、閱歷通透人情世故、人生看盡江山滄桑的時候,方能夠化繁為簡,將歷史深層的智慧以大白話的方式和盤托出。有學問的專家不謂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實在太少,而許先生,就是當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
白岩松:我們是誰?一直以來,我們以為自己知道。看了許倬雲先生的書,才明白,其實我們基本上不太知道,先生行走與寫作都不便,卻讓思考走到最遠,穿越了歷史與成見。我們的不知道,正是一種對他致敬的方式。
★ 放寬歷史視界看「文化圈」的中國走過的道路
★ 聚焦數千年中國人的生活起居、心靈關懷和信仰世界
< p>★ 探索豐富多元的中國區域文化交織融合★ 比較世界舞台上的中國與其他文明
【內容簡介】
在世界文明在存在與變化的劇烈大潮之中,中國如何自處,如何看待自身的歷史與文化?中國從何處來,中國文化從何處來,又要向何處去?
這本《萬古江河》即心懷中國文化的著名史家許倬雲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為今天中國人撰寫的歷史,為中國文化的成長發展作的一部傳記。隨著歷史的進展,中國文化的內容與中國文化佔有的空間不斷變化:從考古發現所見的中國文化的發端,到「中原」的出現,中原變成了中國,「中原的中國」慢慢擴張變成“中國的中國”,然後超越中國之外,慢慢將四鄰吸收進來,通過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勢力範圍的擴大,變成了“東亞的中國”,然後在亞洲範圍之內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是“亞洲的中國”,經過一百多年顛簸與蹣跚進入世界,成為“世界的中國”。在對這各個超越王朝、政權的長時段文化圈的敘述中,中國文化和生長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許先生圍繞國家體制與時代特色,思想、宗教與文化變遷,農業、手工業與經濟網絡,民族、文化的融合與互動,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與生活資源,民間社會與信仰世界,文化、科學技術的進步轉變,對外關係及與他者文明的比較互動等一系列主題展開。在講述中國文化和中國人多彩的成長故事。
更可注意者,每一個階段,中國都要面對別的族群及其締造的文化,經過不斷的接觸與交流,或迎或拒,終於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鄰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也與「別人」融合為一個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