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社會影響無所不在。我們是如何受到影響的?為什麼我們要接受訊息,或者換句話說,訊息對我們有什麼好處?什麼樣的社會動機使我們容易受到他人的想法、言論和行為的影響?哪些因素會增加或減少社會資訊的有效性?哪些因素增加或減少了社會影響力的持久性?一個人是怎樣喜歡上另外一個人的?是否透過同樣的心理過程,我們選擇了普通麥片而不是即食麥片?一個人如何對某個民族、某種宗教或種族群體產生偏見?偏見與喜歡類似?還是恰恰相反,涉及一套完全不同的心理過程?
許多人對會對諸如此類的問題感興趣。因為我們都花了大量的時間與其他人溝通──受他人的影響;影響他人;高興、開心、悲傷、厭惡、沮喪,或被激怒──我們的天性就是對人們為什麼做他們所做的事情提出假設。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業餘的社會心理學家。儘管大多數業餘社會心理學家在與他人互動時會對這些假設進行檢驗,並達到他們自己的滿意程度,但這些偶然的「檢驗」缺乏細緻的科學研究所具有的嚴謹性和公正性。
在第12版中,作者重新梳理了每一章,刪除了一些幾年前所謂的熱點研究和理論,它們沒有經受住時間和重複研究的考驗。他們對每一章內容進行了重組和精簡,以便在整合新材料時保持敘述的清晰性。最近的研究為我們理解當下發生的事件提供了資訊——例如,互聯網是如何導致我們的決策過程變得更好或更糟,資訊泡沫的出現以及自我確認的媒體來源如何塑造這個國家兩極化的信仰與行為,臉書和微信上不斷出現的社會對比負面情緒,以及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ISIS)等恐怖組織的崛起。當然,將一本書「更新」並不意味著要刪除美國政府在越南和伊拉克問題上的錯誤案例,以及瓊斯鎮、哥倫拜恩、天堂之門之類的悲劇。這些事件是很久以前發生的,但其中隱含的社會心理教訓卻沒有被很好地吸取。希望學生們能夠理解,當時發生的這些事情同樣適用於解釋當下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