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悅症》-得到解讀


內容簡介

「取悅症」是一種強迫的甚至成癮的行為模式-對他人的認可上癮。取悅者會努力想讓除了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滿意,甚至犧牲自己的健康和快樂來取悅別人。但與人為善的結果可能會讓別人利用你。

為了始終保持好人形象,你盡力不表現出憤怒和不悅,不管這樣的情感表露多麼正當,而且,你會避免批評別人,以免被別人批評。心理學家把這叫作“衝突避免”,你會把對抗和憤怒看作危險的情緒體驗。

取悅症的三種類型:

認知型「好人」

驅使你取悅於人的動力是這種思維定式:你需要並且爭取讓每一個人都喜歡你。而你衡量自尊和定義自我的依據,就是你為他們做了多少。如果你是認知型“好人”,那麼你就會陷入沉重的自我虧待心態。

習慣型“好人”

如果你是個習慣型“好人”,那麼你就會被迫犧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顧他人的需求。你會為他人做得太多,幾乎從不說“不”,很少給他人派活兒,並且會變得無力招架、疲於應付。

情緒逃避型「好人」

對此類型來說,取悅症主要是因逃避令人害怕和不安的情緒而導致的。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好人情結」?屬於哪一種取悅症類型?請翻到本書第2頁,直接開始測試

「我已經為別人做了一切,但是沒有人給我回報。」

「我對每個人都那麼好,可他們把那看成是理所當然的。

你的「好人情結」有多嚴重? 「好人指數」有多高?

是否無論你現在有多忙,只要有人提出請求、邀請,不管這會給自己帶來多少麻煩、不快和高昂代價,仍會毫無原則地照單全收?

太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任務令你應接不暇,感到分身乏術?

所有這些令別人滿意的付出,卻並未讓你自己真正感到幸福快樂?

如果答案是“Yes”,你該讀一讀這本書。

Share to...